总体上,山东省面试真题展现的“更为哲学”而不是人才评定技术层面的测评。几乎都是一些相对宏大的社会问题,都是关乎价值理想层面的冲突,关乎国计民生的远大谋划。建议化虚为实,联系本省真实的情况来展开。
第一题:在诞辰130周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立足当下,请谈谈你对“向前”的理解。(2024年3月2日山东省真题)
一是要深入理解重提“向前”的当下意义何在?二是立足当下,我们的当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三是当下前进的方向是什么,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向前究竟向何处去?四是我们总要努力总要拼命,至于当今的考生能结合当下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来谈,我们该如何顺应时势积极面对未来?归根结底考生应该从意义、当下、方向、应对等四个方面展开自己的思路。能把上述四个方面问题讲清楚的考生,势必是政治上的清醒者,是可拿来改变基层情况的实干者,是站位时代经纬线有清晰定位的人。答:
重提的向前的名言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不是先知先觉者,但是始终抱着乐观信念擘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过人的政治智慧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向前。他总能在时代发展最困难的至暗时刻为我们畅想未来、规划未来、实现未来。这就是当下的时代意义:以向前看的政治智慧,破解历史转折点上的疑难问题;以向前干的坚定意志,凝聚亿万大众生活和奋斗的勇气。
无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都处在一个转型期的剧烈变革时代:经济在向高水平发展转型,但是要付出更多社会代价和试错成本;政府在向精简高效服务型政府转型,但是要改变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社会管理在向多元化治理转变,但是“治世不一道”究竟那种管理方式更适合具体复杂的环境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仰观星辰,前瞻性思维和预判能帮我们走出低谷。
一要坚定信心,信心来自国家宏观层面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向好,来自个体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来自走出小我融入社会的宏大格局;二要抓住机遇,争当新经济到来的弄潮儿。新旧动力转型,意味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会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没有一定之规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三要深入实践,在一线和基层中历练过硬本领,再宏大的人生构想都要和基层相联系,要经得起现实的检验。
山东省考面试真题自有其特点,不同于其他省的务实,山东的真题总给人以务虚之感。务实考察的目的是从事具体行政事务的能力和潜质,务虚考察的目的是考察报考考生的理论水平和认知水平。像这种务虚类题型反而会给考生无话可说的尴尬,什么样的考生才能侃侃而谈呢?有一定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的考生说的内容会比较贴近基层工作实际,相反应届生缺乏必要个工作经验不知道怎么化虚为实?在此,我建议考生要虚题实答,不能借力这道题卖弄自己有限的理论。相反,要借力这道题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历摆进去,前提是不要透漏考场上不允许透漏的个人信息。
“心中锁”“脑中锁”以及“脚下锁”束缚了部分人的手脚和视野,使其难以走远。行稳致远是成功人生的标尺,有些人一时红火却大起大落,很快就湮没无闻;有些人好高骛远,志大才疏,没有基层的历练实践难以堪当大任;有些人经验主义作祟,永远跳不出前人,画地为牢;有些人心态固执不化,不撞南墙不回头,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的声音。上述人生“三把锁”的起因多来自自身的内在原因,我们要有反躬自省的内省力。
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不断自我反省是我们解开外部世界疑难大门的金钥匙。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不要总把生活的不幸归罪于别人。一个成熟的人要勇于自我剖析,看到自身不足之处。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诸多负面信息,年轻人要看到危中之机,不能被一些负面新闻和颓废思想所左右。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首先应该躬身入局,在AI时代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从去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十个扎实”,到今年用“十二个抓实抓好”部署全年重点工作,两相对比显而易见,科学技术创新、扩大需求、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民生改善等很多工作,尽管阶段目标不同,具体举措有别,但整体上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保持着主攻方向没有变,保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同阶段,一脉相承,你怎么看?(2024年3月3日山东面试真题)
这道题是政府政策评价类题型,需要考生用好辩证思维来加以分析。不同阶段的阶段目标不同、具体举措有别,这是阶段性任务决定的,是差异性不同的体现,是矛盾特殊性决定的。无论新官上任如何烧好三把火,都要围绕阶段性目标展开。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是大方向和大目标的统一性,是围绕核心目标展开思路的体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古语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意味着政策要连贯,不能政策前后冲突或者抛开原先的政策体系另搞一套。历史上商鞅虽死但是秦朝变法的成果依然延续,明朝万历年的新政却出现了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的悲凉结局。一人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政策一惯性,一脉相承的体现。
从“十个扎实”到“十二个抓实抓好”,山东省始终既要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阶段性任务又要贯彻一以贯之的发展主题和发展趋势。不同阶段决定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就要具体分析,在任期内就要敢于创新,不能简单“萧规曹随”。一脉相承,就是主题和目标始终一致,由于当下发展的难题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发展中的整体矛盾没解决,就不要轻意另起炉灶,以标新立异之名改变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扩大需求、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民生改善等很多工作都是十四五发展期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攻方向,关系经济和民生,是政府执政的基础。一脉相承就是要各级干部能承接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接力棒,工作重心始终由本身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来决定。山东作为沿海省份,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拥有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双都市圈”,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具备始终如一的战略眼光才能把握发展全局和发展方向。
造成阶段性目标不能延续的根本原因就在上一任和下一任之间的延续不够,往往新官上任为了干出实绩,会另起炉灶。任内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显绩上来,而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却投入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以上两种不能延续的原因基本都出现在人事上频繁的更换和主政者目光的短浅。阶段性矛盾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的重复昨天,需要立足当下矛盾特殊性,聚焦发展难题给以有效解决。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普遍性需要一脉相承的连贯。前者从属于后者,后者决定前者。但是前者执行走样也会迟滞总体目标的实现。治大国若烹小鲜,反反复复只会劳民伤财,失去了发展的方向感。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每个五年发展的中心任务要不断延续和传承,要不断出台新的政策解决新的问题,让政策在不断聚焦当下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